世界热头条丨钧正平:拿军装当“流量密码”?这种风气必须刹住!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     时间:2023-03-31 10:55:49

在当前的一些新媒体平台,存在不少另类的“涉军”博主。

这些“涉军”博主往往既不是现役军人也没有真正的军旅经历,但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喜欢身着军装在镜头前大肆招摇:或是胡吹神侃刻意“扮丑”博关注,或是打着军人旗号直播卖假货搞“流量变现”,或是热衷低俗“擦边”搞色情营销,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相关资料图)

这一系列乱象不得不让人反感和警惕。

拥军崇军,生产正能量的军事相关新媒体产品是值得鼓励的好事;在不违规的前提下展示自己的人生经历、纪念自己的军旅岁月,这亦是无可厚非的人之常情。但故意以军装为标签噱头进行牟利活动甚至是生产低俗性内容产品,这样的行为无疑已经越过了道德的边界,触碰了法律的底线。

众所周知,军装、军人证件等军人特有物品具有严肃性、专用性。《军服管理条例》等法规就明文规定,“禁止使用军服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曾经装备的制式服装从事经营活动”“穿着军服或者军服仿制品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军装不是一件普通的衣服,其不仅象征着军人的职业身份,更承载着人民的嘱托。几十年来,人民军队以过硬的素质、优良的作风塑造了让人民群众支持信任的良好形象。人民军队的形象价值是纯粹且无价的。而那些蹭军队形象来进行违法牟利甚至是低俗色情活动的人员,不但搞乱网络正常秩序,更是消解污染了军队形象——在这些另类“涉军”博主的评论区,就有不少网民发言吐槽:“现在的军人军容风纪堪忧、管理混乱!”“当过兵的就这素质?”

乱象的背后,往往有着复杂的经济文化动因。

一方面,在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短视频及网络直播已然成为新的流量“风口”,并催生出巨大的商业市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大量人员涌入新媒体行业以求分得流量变现的一杯羹。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常规玩法很难在海量的竞品中脱颖而出,于是一些人员和机构选择“另辟蹊径”,将涉军元素当作博取流量的话题标签,利用群众对人民军队的好感,大肆收割流量。在“日活”与经济利益的双重刺激下,多方默契“合作”,这些另类的“涉军”博主得以在平台监管的“灰色地带”肆意生长。

另一方面,一些不健康的文化风潮也成了重要推手。部分有着特殊兴趣癖好的群体热衷于所谓“军装制服”,为了迎合这些群体的特殊癖好,赚取流量、谋得利益,一些人打起了歪脑筋,刻意拍摄发布一些身着军装但行为挑逗充满性暗示的低俗内容。这种猎奇猎艳的内容因其隐蔽性往往又能狡猾地躲过平台监管方的合规审查,得以在网络空间传播蔓延。

诚然,在互联网深度发展的时代,确实也有不少退役军人加入这场新产业浪潮,依托互联网进行创业就业。对那种脚踏实地、依法依规用自己的创意与汗水博得关注并获得商机的做法,社会各界自然是肯定与支持。但一些流量“小丑”假借军人身份、身着军装进行话题引流,实际做一些低俗扮丑、“擦边”涉黄的勾当,则为道德和法律所不容。试曾想,在如今竞争激烈的互联网时代,这类流量小丑依靠所谓军装标签赢得短暂的、虚假的“风口”,但真正为这份“流量转化收益”买单的,是一代代默默牺牲奉献、履职尽责的革命军人。

日前,国新办举行了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就专项行动有关情况进行说明。其中就专门提到,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将重点就规范网络传播秩序、整治“自媒体”乱象、短视频信息内容导向不良问题等9方面开展专项整治。因此,社会各界、特别是网络平台监管方,更应切实负起责任,主动作为,共同严肃打击这种拿军人军装当“流量密码”的网络“蛀虫”,营造一个清朗阳光的公共网络空间。

作者 / 王 奇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